登录 | 注册
中华司马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司马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6 楼

得姓始祖:程伯休父。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上的记载追源溯流,可知,司马氏的得姓始祖,便是周宣王时官拜司马(是管辖军政和征战的官职)的程伯休父,因战有功,而被赐姓为司马,其后世子孙即“以官为氏”而姓了司马。再说程伯休父,他是殷、周朝时期一个诸侯,是上古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所传。程伯休父的子孙,一部分“以官为氏”而姓了司马;一部分依照惯例“以国为氏”而姓了程。因此,后世的司马氏系出程氏,和程氏是一家人。司马氏的得姓,大约在2700年以前。望族居河内郡(今河南省西部、黄河以北地区武陟县西南一带)。司马氏后人奉程伯休父为司马姓的得姓始祖。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/1/26 16:16:58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7 楼

迁徙分布

  (缺)司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司马是古代官名,掌管天下军事。相传帝少吴时就设置有司马一职。司马氏就是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。司马,古指调遣武装部队的武官。至周宣王执政时,因程伯林父为司马有功,他攻克了分布于淮河中下游的徐戎族,周宣王以官名赐姓,其族人得赐为“司马”氏。商朝,周朝均设有司马这一武官,后代也有沿用。但此后的一些司马却可以是文官。如战国时的宋,齐等国有公族子弟以此官职命名的。而司马做为姓氏,由于是御族而生的,发展相当快。休父的子孙中就有以司马为姓的。晋元帝司马睿本姓生;许、郝二姓均有改姓司马的。
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/1/26 16:17:21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8 楼

郡望

  河内郡:楚汉之际置。在今河南省境内西部、黄河北岸武县一带。
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/1/26 16:17:46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9 楼

堂号

  太史堂:汉朝司马谈、司马迁父子都封太史公,司马迁继续其父司马谈写成《史记》。宋朝司马光著《资治通鉴》。
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/1/26 16:18:06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10 楼

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1 楼

来源有三
  1、源于西周,以官职为姓。上古时有人重黎,为司掌天地之官
,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。同宣王时,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,官至司马
,执掌国家军队,佐政辅国,权势重大,程伯休父克平许方,立下大
功,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,其后遂成司马氏。  2、晋元帝司马睿,本姓生,改姓司马,其后亦为司马氏。
  3、为许氏、郝氏所改。如许穆之、郝惔之即是。他们的后代?
     司马姓望族居河内(今河南省)
  
二、郡望堂号
  堂号:
  "太史堂":汉朝司马谈、司马迁父子都封太史公,司马迁
继续其父司马谈写成《史记》。宋朝司马光著《资治通鉴》。

  郡望:司马氏望出河内郡。楚汉之际置。在今河南省境内黄河北
岸武县一带。
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-1-26 16:14:03)   回复此贴
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2 楼

司马(Sī mǎ 司馬)姓源出有三: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-1-26 16:15:32)   回复此贴
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3 楼

1、源于西周,以官职为姓。上古时有人重黎,为司掌天地之官,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。同宣王时,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,官至司马,执掌国家军队,佐政辅国,权势重大,程伯休父克平许方,立下大功,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,其后遂成司马氏。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-1-26 16:15:51)   回复此贴
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4 楼

2、出自晋元帝司马睿,本姓生,改姓司马,其后亦为司马氏。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-1-26 16:16:15)   回复此贴
回复:司马姓起源 第 5 楼

3、出自许氏、郝氏所改。如许穆之、郝惔之即是,他们的后代有改姓司马姓的。司马姓望族居河内(今河南省西部、黄河以北地区武陟县西南一带)。

作者:122.195.226.* (2009-1-26 16:16:36)   回复此贴


作者:934797408 (2013/7/3 11:59:14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11 每页5条 当前2/3页 [1] [2] [3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2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司马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771.5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司马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